第51章 取字,启明(2/3)
“前段时间你去洛阳治理蝗灾耽误了,入乡随俗,不如你也取个表字如何?”李世民插嘴说道。“行啊,取个什么不较好?”李蒙没有拒绝,直接问道。
“蒙卦彖辞曰'蒙以养正',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道——”
房玄龄目光扫过李蒙远处的工坊和玉米田,抚着胡须说道,“便取'启明'二字,望尔启民智、明天道。贤侄以为如何?”
李启明?
提到这个名字,不知道为什么,李蒙脑子里突然蹦出根闪着寒光的绣花针——容嬷嬷。
这都什么跟什么呀!
李蒙连忙摇摇头甩掉了脑子里,李老师可是一位好演员,从不扎坏人。
启明,这个字确实不错。
既有开启民智的期许,又暗合黎明破晓之意,倒是很契合自己在大唐推行革新的使命。
在星象与占卜中,启明星,也是金星主杀伐。
取这个字的话,似乎也符合他在变革期间会有战事,毕竟哪有不流血的变革。
只是李蒙忍不住腹诽,后世某位影视角色给自己留下的深刻阴影。
“房公大才,这表字自然是极好的。”
李蒙压下嘴角的笑意,假装正经地作了个揖。
当他直起身时,目光扫过远处试验田里摇曳的玉米苗,忽然觉得“启明”二字沉甸甸地压在了肩头。
那些埋在地下的马铃薯块茎、工坊里待组装的蒸汽机模型、还有藏在系统空间里的太阳能充电板,此刻都像是化作了实体化的历史责任。
李世民敏锐地捕捉到他瞬间的恍惚:“贤弟可是想到了什么?”
“只是突然意识到,'启明'不仅要开启民智,还得开启工业文明的火种啊。”李蒙随手折了根柳枝,画出了一个大概的世界地图。
房玄龄蹲下身端详,指尖顺着纹路描摹:“贤侄此言精妙。不过老夫倒觉得,这表字还有第三层深意——”
他抬眼望向太极宫方向,“启明星永远追随太阳,却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。”
空气突然安静下来,李蒙听懂了弦外之音。
他冷笑一声,说道:“房相多虑了,我这人最怕麻烦。刚才的话我白说了?”
话题又变了回来,李世民连忙说道:“启明,确实是一个好名字,十分符合贤弟的身份。”
虚伪,骗人的场面话。
李蒙没有理会两人,接着去检查工坊的情况。
君臣二人相视一眼,只好跟上一起走。
李蒙转身大步流星走向最近的钢铁工坊,铁腥味裹着热浪扑面而来。
李世民与房玄龄对视一眼,忙不迭跟上。
“这新式高炉的日产量抵得上三十座土窑!”房玄龄指着吞吐黑烟的烟囱,话音被锻锤声撞得支离破碎,“前日兵部奏报,陌刀锻造速度比贞观初年快四倍有余......”
李世民弯腰拾起块淬火废料,眉头紧拧道:“这铁胚纹路竟比百炼钢还细密?”
“用焦炭替代木炭,炉温能高两成。”李蒙靴尖踢开挡路的煤渣,“等水利锻锤全换成蒸汽动力,产量还能翻番。”
转过弯便是水泥工坊,灰白粉末在传送带上淌成溪流。
几个工匠正将石膏掺入熟料,石灰混着矿渣的刺鼻味呛得房玄龄连打三个喷嚏。
“此物真能替代糯米灰浆?”李世民用指尖捻了把未凝固的水泥,“朕昨日见他们将此物掺了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