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2章 爵禄酬功君臣论(六)(2/2)
了,朱翊釴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的父皇,孝宗在大明皇帝里一向是被看做标杆一样的人物,毕竟有弘治中兴之称嘛,朱翊釴的讲官们也经常要求朱翊釴以孝宗为榜样,不要去学武宗和世宗,尤其是世宗。结果朱载坖对于孝宗的评价就是两个字,无能,这与讲官们所言无异于大相径庭,朱载坖为朱翊釴细数孝宗为政的缺失,开中法是在孝宗时被破坏了,孝宗时开始的大量圈占皇庄,并且赐予勋臣、外戚、宗藩土地、盐引等物,使得朝廷的盐政遭到极大的破坏。
孝宗对于外戚也极为放任,寿宁侯、建昌侯猖獗一时,直到嘉靖即位才收拾他们,至于军事上的烂事,朱载坖都不愿去提,孝宗时期,朝廷黄册上的人口和土地是最少的,说明什么?说明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大为降低,要是像孝宗这样在中兴两三代的话,大明就可以提前关门了。
所以朱载坖对于孝宗这样的皇帝很不以为然,当然朱载坖也很清楚孝宗为什么会有好名声,因为朝廷对于文官基本上是全盘信任的,在孝宗朝,文官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增长,彻底压倒了勋臣武将,所以尽管有所谓的弘治中兴,但是朱载坖对于孝宗,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好感。
朱载坖直言不讳的说道:“你日后要是想真的垂拱而治,不妨就学学孝宗,你可愿意啊?”
朱翊釴半晌没有说话,朱载坖问道:“你想当什么样的皇帝?是大权在握,名垂青史,还是垂拱而治,任人操弄的皇帝?”
朱翊釴说道:“父皇,儿臣还是想有作为的。”
朱载坖点点头,这才说道:“这就对了嘛,朕叫你看成祖靖难的旧档,看出什么来了吗?”
朱翊釴说道:“儿臣看到了成祖创业之艰难,靖难之间,数度生死一线,信赖天佑,方成大业。”
朱载坖冷笑一声,说道:“天佑?也确实有天佑,不过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也哉?”